首頁 > 新聞公告 > 行業動態 > “學習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做強做優新時代主題出版高峰論壇”舉辦

“學習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做強做優新時代主題出版高峰論壇”舉辦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2023-02-06 12:18:47      瀏覽次數:       [ ]

打印 收藏 分享到:

  □本報記者 湯廣花

  

專家學者在論壇上探討如何做強做優新時代主題出版。

武漢出版集團 供圖

“主題出版要講好5種話語,處理好5個關系”“主題出版要把握好‘時度效’”“注重出,也要注重讀,讓主題出版更好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近日,由中國出版協會、中國圖書評論學會、湖北省委宣傳部指導,武漢市委宣傳部主辦,武漢出版集團承辦的“學習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做強做優新時代主題出版高峰論壇”在武漢舉辦。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總結在主題出版方面的經驗,探討如何做強做優新時代主題出版。

重要性成出版界共識

“作為傳承弘揚、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主題出版,是踐行文化強國建設、夯實文化自信根基的基礎性工作。”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鄔書林在致辭中說,新時代主題出版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出版人要緊跟時代步伐,以內容建設為核心,加強主題出版的理論研究,正確處理好主題出版與整個出版工作的相互關系,加強前沿技術應用,推動主題出版高質量發展。

中國圖書評論學會會長郭義強希望出版人充分認識和把握主題出版工作的重要性,落實培根鑄魂、啟智增慧要求,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貫徹工作。“要著力提高主題出版的質量、品類,在提高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上下功夫,推出更多既叫好又叫座的主題出版物。”

“主題出版不是在傳統的教育出版、科技出版和大眾出版這三大出版之外新生出來的門類,而是貫穿三大出版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綱領,沒有離開三大出版的主題出版。”中國出版集團副總經理于殿利說,每家出版社都有自己明確的出版方向和擅長的專業領域,主題出版不能獨立于出版社的品牌孤立成長,出版社必須巧妙地把主題出版納入自己固有的品牌體系當中來,按照市場規律和品牌建設規律辦事,不盲目跟潮流、追熱點,做具有自身品牌特色的主題出版。

在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馬國倉看來,中國出版業已進入主題出版時代,主題出版已成為新時代出版業的最顯著特征。每遇年度主題和黨和國家大事,各個出版單位都提前策劃主題出版選題,出版品種數量越來越多、出版物內容質量越來越高、出版者策劃推出主題出版物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主題出版已成出版界的共識。未來,既要在出版上精益求精,又要在閱讀上狠下功夫,通過進一步加大融合轉化力度、宣傳推薦力度及閱讀引領力度,讓主題出版插上“出版”和“閱讀”的雙翅,做到兩翼齊飛,行穩致遠。

精品力作不斷涌現

據鄔書林介紹,從2003年主題出版的概念提出,國家實施主題出版工程已經20多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主題出版步入快速發展階段,從2012年到2022年,主題出版的重點出版物申報數量從1240種增加到2240種,選題數量、范圍不斷增加,內容質量有了提升,精品力作不斷涌現。

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經理、人民郵電出版社總編輯張立科以人民郵電出版社在主題出版方面取得的成績為例說,該社把主題出版當成一號工程,社長親自抓,總編輯具體抓,并列入出版社中長期選題規劃的重點項目。同時,集團注重作者隊伍和編輯隊伍建設,加強主題出版學術研究。近年來,人民郵電社注重講好中國工信故事、科技故事、科學家精神,經過不斷拓展深化,主題出版物的門類越來越豐富,相繼推出了《“芯”想事成》、“科技改變中國”叢書、《中國科技之路》等一批重點讀物。

湖北人民出版社總編輯姚梅說,該社一直致力于推出優秀的主題出版作品,近年來出版了《朝讀經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生讀本》《論文化自信》《人民最大》等圖書。其中,《朝讀經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生讀本》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累計發行6000萬冊,成為全國同類產品的領軍品牌。

“地方出版社切入大主題要立足自身優勢,揚長避短,控制規模,切忌盲目跟風。”武漢出版集團總經理、總編輯王衛東介紹,近年來,武漢出版集團在主題出版方面起步早、切口小,與高校專家學者合作,策劃出版了《中國夢與中國價值》《扎緊制度的籠子——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度的重大發展研究》《中國減貧行動:1978—2018》《眾志成城——武漢戰“疫”記》《初心——中國共產黨誕生記》《花開如?!返葍炐阒黝}圖書,為城市出版社做好新時代主題出版作了有益嘗試。

體現“時度效”的要求

“有不少主題出版物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可是實際效果并不好,陷入誰寫誰看、寫誰誰看的怪圈。”中國財經出版傳媒集團總經理許正明坦言,組織一本高質量、有影響力的主題出版精品并不容易。他的體會是,“頂天”的選題要用“立地”功夫來做,要有思想深度、理論厚度和實踐溫度,做到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輯陳鵬鳴說,主題出版要體現“時度效”的要求,要站在時代的高度,正確把握時代脈搏,科學策劃優秀選題,并通過精心編校加工,發行到廣大讀者手中。此外,要堅持4個“必須”,即:必須聚焦時代和社會熱點,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創新表現形式,必須堅持走融合發展之路,才能做好“互聯網+出版”工作。

華中師范大學教授范軍認為,主題出版要處理好時政性與學術性的關系、價值觀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有意義與有意思的關系、內容與形式的關系,以及宏大主題與微觀細節的關系。在武漢大學教授祝捷看來,與教學科研“教研相長”一樣,主題出版物同樣植根深厚的科研沃土,一本好的主題出版物同時也是一本優秀的學術著作,很多優秀的學術著作正是通過主題出版走向了更高的平臺。

寧波出版社社長袁志堅認為,地方社要做“輕量級”的主題出版,從小處著手,找到自己獨特的路徑,乃至在某一領域形成品牌,“可能一個項目抓準了,你就成功了,一個個小項目積累下來,最后收獲到的就是一個長銷的產品、一個可以培育的產品線。”

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姜新祺看來,以出版學術著作和教材見長的大學出版社,要做強做優主題出版,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將學術性內容轉化為大眾化表達。近年來,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堅持學術定位、凝練特色方向、創新產品形態,通過找準切入口,增加學術含量,加強融合出版,在主題出版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上一篇:財政部印發資金管理辦法 補助讀書看報等公共文化服務項目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公与熄电影手婬之手在线观看,日本精品A片免费一区二区,一本到高清视频在线观看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