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新聞出版局指導,鳳凰出版傳媒集團主辦的“社會主義出版強國建設的目標與路徑:宏觀與微觀”主題論壇,在第十二屆江蘇書展主展場舉辦。行業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出版業、出版人推進實現社會主義出版強國的路徑。
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鄔書林發表題為《努力提升學術出版水平 夯實出版強國建設基礎》的主題演講,如下:
努力提升學術出版水平 夯實出版強國建設基礎
□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 鄔書林
本屆論壇的主題是“社會主義出版強國建設的目標和路徑:宏觀與微觀”。出版強國建設作為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目標。當下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出版業同樣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機遇和挑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出版業進入全面繁榮發展的新階段,進一步大力推動出版業特別是學術出版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出版強國建設,出版人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一是要充分認識建設出版強國的重要意義和良好條件。
黨中央高度重視出版強國建設,密集出臺了《關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關于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政策舉措,為出版強國建設指明了方向,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政策和文化環境。
與此同時,我們還應看到,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巨大的經濟規模為建設出版強國提供了堅實基礎,教育的全面繁榮發展為建設出版強國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資源條件,研發投入的穩步增長為建設出版強國提供了不竭的內容來源,世界第一的論文發表數量為出版強國建設提供了現實基礎,健全的出版體系和積累的出版經驗則為出版強國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所有這些,都為出版強國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二是要全面準確把握并發揮出版的社會功能。
何為出版強國?這需要全面認識出版強國的內涵和外延。根據現在世界出版業的共同認知,只有專業出版、教育出版、大眾出版都強,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出版強國,并且專業出版水平決定和影響著教育出版和大眾出版的水平。
出版傳播知識、傳遞信息、傳承文明。建設出版強國,關鍵是要準確把握出版的社會功能,全面提升出版特別是專業出版的質量和水平。專業出版反映思想創新、科學發現、技術進展、管理經驗的最新成果,其本質是專注創新知識的傳播,通過反映創新成果推動社會進步。當前,專業出版已經歷了從紙質出版到在線數據庫、數字決策工具的發展路徑,并形成了成熟的現代學術出版流程,我們要很好地吸收借鑒世界專業出版發展史的經驗,進一步強化學術出版服務國家大局、服務創新性國家建設、服務創新人才培養的屬性和作用,大力提升學術出版水平,進一步繁榮學術出版,夯實建設出版強國的基礎性工作。
我這里還要特別提及的是,學術出版(期刊)是一個國家在世界上贏得話語權、贏得尊重的重要陣地和平臺。世界專業出版發展史的經驗也告訴我們,學術出版隨經濟和科研中心的轉移而轉移,在我國經濟社會取得巨大成就和發展的今天,如何很好把握可能的世界學術出版中心的機遇,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三是要關注國際國內進展和趨勢,進一步加快推進出版強國建設。
信息技術的革命性進步為我們提升出版水平提供了很好的機遇。進一步加快推進出版強國建設,出版業一定要密切關注數字技術的最新進展和開放科學對出版業(期刊業)的巨大影響。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的應用,使出版的理念、結構、管理方式、載體形式、傳播方式、運作流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們要緊跟技術發展的最新潮流,順應國際國內出版發展大勢,在新時代勇擔使命,立意高遠,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建立相對完整又能參與國際競爭的出版體系。
新時代加快推進出版強國建設進程,出版業特別是學術出版要在緊緊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出版好宣傳闡釋的學術著作和普及讀物的同時,全面發揮好出版(期刊)的服務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社會生活的功能。同時,要進一步加強對外傳播能力,增強中國國際話語權,為更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中國出版人的貢獻。
(來自《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22年7月4日第8版《社會主義出版強國建設的目標與路徑》。)